第27章 帝国的脊梁
叶布舒洪承畴福临
降落在清初
1641的新年钟声对于北京皇宫里的朱由检来说,必定不是什么喜悦的声音,这位大明第十六位君主带着一年的忧虑进入了新的一年。如此过的殚精竭虑、在这些年内忧外患的日子里,崇桢皇帝养成了一个人孤坐户外,仰视星空的习惯。
看着的浩瀚星河,崇桢皇帝心里想着风雨飘摇的大明江山,盘算着如何才能渡过危机,有心无力的崇桢不时滴下几滴眼泪,一个男人的泪,一个皇帝的泪。
有时他真后悔当这个皇帝,去江南当一个逍遥王爷多好。
朱由检又开始检讨自己,是不是自己做的还不够好,还不能感动满天神佛,让历代祖宗保佑自己,保佑大明。
看累了,崇桢就回到大殿的龙椅上,天气寒冷,大殿里的皇帝给自己披上了一件棉衣。自从几年前开始,即使在寒夜里崇桢也不愿多加一些炭火,他希望自己多省下一点,能给前线的将士们多一点。
感念着自己的主子的心思,宫女、太监们都会自觉的省用炭火、钱粮,在他们心里,崇桢就是一个天下最好的主子,可老天爷还如此对他。
这时崇桢皇帝想起了洪承畴,想起了辽东战事,对着殿内守夜的太监问道:
“洪承畴在辽东和鞑子开战的奏报在哪里?”,几个守夜的太监急忙去找,不多时,洪承畴最近来的奏折都被找了出来,一一摆在朱由检的书案前,朱由检拿起奏折,仔细审阅起来。
当看到新任山海关总兵吴三桂率一万骑兵,出没于白山黑水之间,行走在林海山峦之处,只用一万铁骑就歼灭贼人两万时,仿佛看到了夜色里的一丝光亮。但同时又更加难过,这样的忠诚又能打仗的人太少了,心中感念颇多,立即下了圣旨,直接给吴三桂封了个宁远伯!
但又觉的不够,对不起吴三桂的功劳,大笔一挥,把他因打了败仗而被关在大牢里的父亲吴镶,特旨免罪,放回北京家中养老。
刚有了一丝好心情的崇桢,马上被另一封奏折拉回了现实。
山西巡抚罗世锦言辞激烈的给崇祯写了一封奏折,指责陕西官员故意把反贼李自成向山西地界驱赶,要求皇帝下旨严惩陕西官员。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