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郑成功之死迷案十二
康熙孝庄
康熙六十年
另一边,施琅已抵达黄悟的宴席。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施琅开门见山地道:“黄将军,今日邀我前来,所为何事?”黄悟笑了笑,道:“施将军莫要误会,我只是想与你化干戈为玉帛。眼下大敌当前,我们应当携手抗敌才是。”施琅沉默片刻,道:“希望你所言属实。”说罢,二人举杯而尽。
施琅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过大门外,他似乎在等待着什么。而一旁的黄悟则早已洞悉了施琅的心思,于是他站起身来,深施一礼,缓缓说道:"施琅将军,莫非您觉得今晚这顿饭局乃是一场鸿门宴不成?"
见施琅并未答话,黄悟微微一笑,接着说道:"如今清兵大军压境,延平王在前线将您这位'海霹雳'以及老朽派遣至此,您负责镇守外城,老夫则坚守内城。如此一来,我们就如同嘴唇和牙齿一般相互依存,又形成了互为犄角之势。倘若此时我们不能齐心协力,耽误了军国大事,岂不是自毁生路、断送前程吗?
遥想当年,战国时期赵国名将廉颇曾背负荆条亲自上门向蔺相如谢罪,终成一段流传千古的佳话。而今时今日,老夫愿效仿古人,也背上这荆条前来向您请罪,只希望'海霹雳'大人能够看在延平王平日里待我等不薄的情分上,不再计较过往恩怨,与老夫携手并肩,共同击退敌军啊!"说罢,黄悟竟然真的从身后取出一根荆条,背在身上,然后再次向施琅深深鞠了一躬。
施琅心中虽对黄悟有些许怨念,但此刻见到黄悟亲自前来“负荆请罪”,不禁为之动容。毕竟如今他们已是同舟共济、荣辱与共之人。这次合作抵御外敌,不仅关乎着延平王的大陆进攻方略能否成功实施,更承载着未来北伐中原、恢复大明江山的期望。施琅抱拳施礼道:“哎呀,施某怎敢当此大礼?此次实乃施某多疑,还望黄将军莫怪。黄将军能有如此豪言壮语,定然是我延平王麾下首屈一指的猛将!只要你我齐心协力,定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两人终于化解了多年来的心结,心情愉悦之余,再度开怀畅饮数杯美酒。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回想起这十余年来并肩抗击清兵的英勇事迹,两人都激动得热泪盈眶。这场原本被施琅视为“鸿门宴”的宴会,就这样在不知不觉间画上了句号。施琅大笑着走出房门,心情格外舒畅。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