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回家

    姥爷看到抬回来这么多野猪,嘴都笑歪了,有了这些猪不止食堂今年的秋收够了,多的猪肉说不定还能卖点给机械厂,给大队增加点收入,还能寻求机械厂帮助,使用机械帮忙将秋收完的土地出现翻耕下。

    想到这里赶紧将队长找来,一起商量下看能省出多少野猪肉。

    最终经过食堂大厨,队里的书记,队长一起商量,一共7头野猪,自己村里保留3头,多出来的全部卖给北京第二机修厂,卖的钱能,全部入账到大队帐上,年底的时候,一起按人头分钱,明天安排二舅去机械厂先打听下,看具体是按那个章程来走,不能让其他大队抓到小辫子,这个年底私自贩卖物资不不行的,严重的可能还得挨枪子的。

    北京机修二厂,是北京市红星扎刚厂的附属厂,主要维修各下面各农场的农机,拖拉机,收割机的维修,顺便研发部分简易农耕机械,农忙的的时候会安排厂区的农机帮忙各村进行帮扶作业,平常有新农机或者其他耕地机械研发,也会到附建农村进行帮扶,顺便验收下研发出来的机械是否满足耕地需求。

    商量好后,陈老三就将保留在大队的三头野猪全部处理了,剩余4头野猪安排民兵抬回了大食堂,准备明天早上安排牛车送到机修厂。

    在大队多数人的帮助下,三头猪的下水内脏,很快就清洗好了,大厨使出了浑身解数,将这些食材全部给卤了,队里的人不管大人,还是小孩老早就在旁边拿这碗等着了,毕竟这也是这时代不可多得的肉啊。

    繁星高挂,吵闹的前院慢慢归于宁静,村民一人端的一碗刚出炉卤好的下水往家里走去,还能听到远处的人还在讨论今天卤出来的下水多么的好吃,明天还有多少事情要做……

    次日

    清晨,天还没有完全亮,刘光天就听到隔壁房间二舅起床的声音,因为没有手表,不知道现在这个是什么时间,听到有人起来,他也连忙起来,这个年代是没有偷懒的人,不然天天被人错脊梁骨。

    洗漱完后二舅给姥爷说今天要去机修厂卖野猪,刘光天想了下自己回姥爷家也两三天了,今天也要回去了,这个年代谁家都没有余粮,虽然自己来的时候带了五十斤粮食,但是姥爷全送大队食堂了,家里没有留多少,自己多呆一天,姥爷的口粮就会少一点。

    吃完早餐就跟姥姥说家里有点事情,要回去,下次在过来看他们,姥姥姥爷再三挽留也留不住,刘光天铁了心要走,实在没办法姥爷也就同意了,将前天刘光天打的野猪剩余的肉用带用麻袋装好,让他带回去给家里人尝下,他实在没办法拒绝,就拿着肉往公社走去了。

    刚好在公社赶上了回城得车,交了五毛钱,随便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就坐下了。

    刘光天走在回家的街道上,背上背着个麻袋,谁都想不到里面居然是十来斤野猪肉,在这个年代,十斤野猪肉都是一笔巨款了,到了明年这个时候,三年自然灾害最厉害的时候,十来斤野猪肉都能取一个媳妇。

    1959年起,猪肉等副食品开始凭票供应。凡是在京有正式户口的,每人每月有三张肉票(分为上、中、下旬各一张),每票供应鲜肉1-3两,具体数量依货源状况而定。然而,这个标准是针对北京市的。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