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永乐盛世 上
夏沐
震惊,我发的视频被老祖宗们看到了
【1402年6月13日,燕王朱棣在诸王及文武群臣的簇拥下,于南京奉天殿即皇帝位,改元永乐。
永乐初年先后复周、齐、代、岷诸王旧封,但当其皇位较巩固时,又继续实行削藩。
建文帝的三个弟弟吴王朱允熥、衡王朱允熞、徐王朱允尚未就藩,将他们降为郡王并让朱允熥、朱允熞就藩。但当年就将二人召到燕京,废为庶人,禁锢于凤阳,只留朱允给朱标奉祀。
削齐王护卫及官属,不久废为庶人;迁宁王于南昌;徙谷王于长沙,旋废为庶人;削周、岷、代、辽诸王护卫。
继续实行朱元璋的徙富民政策,以加强对豪强地主的控制。
重视监察机构的作用,设立分遣御史巡行天下的制度,鼓励官吏互相告讦。利用宦官出使、专征、监军、分镇、刺臣民隐事,设置镇守内臣和东厂衙门,恢复洪武时废罢的锦衣卫,厂卫合势,发展和强化了专制统治。
完善了文官制度,在朝廷中逐渐形成了后来内阁制度的雏形。选资历较浅的官僚入阁参与机务,解决了废罢中书省后行政机构的空缺。
永乐元年,诏以北平为北京,改北平府为顺天府。永乐五年,五月建北京宫殿。九年,命工部尚书宋礼等修会通河。
至十九年正月,朱棣在北京御奉天殿,朝百官,大祀南郊,迁都大政至此基本完成,此后北京一直是明朝的京师。
】
明朝,朱元璋看到这上面的发展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事实证明老四做得的确很好,甚至比他预料的要好很多。
但是这样一来事情就有些麻烦了,他从一个乞丐变成皇帝,对于民心的作用他是再清楚不过了。现在天幕一现,如果朱标登位没有达到朱棣的成就那么民怨的反噬不是那么容易消除的。
而且还有那个最重要的风调雨顺的奖励,如果朱棣不继位就不会生效,到时不仅百官大臣,普通百姓们都不会同意的。
想到这他就有些沉默了,朱标对他来说始终都是不同的,让他更换继承人肯定是不太愿意的,到底该如何解决呢?
另一时期早已登基的朱棣看着后世之人说的宦官干政的后果陷入了沉默,他建立东厂这类的机构是为了更好地掌控朝臣,可不想培养出可能反噬的“恶犬”。
看来还是要针对此想一些对策了。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