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互享互动互参与

 尚青竹荣立涵
    第153章 互享互动互参与(1/2)

        “竹子,可真有你的!我真没想到,这些孩子只需老师们一点指导与信息共享,就可以自己组队、计划、推动,把活动做得这么漂亮!”

    秋季,新学期开始,打开了新鲜的希望。

    尚青竹、邓珊等青年教师结合殷晓彤、汪宏的建议准备筹划一系列的活动。为迎接这年十月一日、祖国的70岁生日,他们预备带领学生展开一场“在红色记忆中回思与梦想”的诗配乐演出专场,同步结合相关内容开展校园作文与演讲竞赛。

    尚青竹为此,特地前往丁贤隐家中,再次拜访老人家,听取他的建议。而后,他大胆在“特色品牌课程师资小组”内倡议:这一系列活动的筹备与落实,交给学生来做。他们小组内的教师,做指导与协助工作。

    殷晓彤惊讶于青年教师的创意,更欣喜于他们敢于突破旧思路,紧跟现代教育教学的要求,致力促动学生学以致用、多方面能力发展。她与汪宏等骨干教师详细商量可行性后,同意让青年教师们大胆尝试。

    原本邓珊还有些顾虑。她担心初中学生思考能力不足、组织活动缺乏整体经验,或多或少会有些怯场。她也担心家长只重视文化课程、对孩子花费大量时间参与创意活动存在顾虑,会阻止学生报名,从而导致参与度不高。

    谁知活动倡议通知发出,加以殷晓彤亲自在校园会议中进行全校动员,无论是演出,还是演讲都有学生踊跃参加。其中不少,还是各班平时学习成绩居中、在班中默默无闻的孩子!更甚至,是不被部分教师看好,感觉考读高中存在障碍与困难的学生。

    因为接手了卢老师丢下的两个班级,汪宏与尚青竹同年级同办公室,毗邻而坐。

    看着尚青竹、邓珊几人桌上各有厚厚一摞的参赛作文,汪宏欣喜地拿了起来。他发现,这些孩子们的作文不再沿袭应考的套路。学生们从红色文化的各个角度进行思索,结合个人的校园学习、社会生活展开比对与感悟。他们同质化的口号式表达少了,多了更多深情而实际的表达,更添了强化意志、奋进未来的各种设想,新颖而独特!

    比如说:在家就是个“娇公主”的刘沚勤,从尚青竹重走长征路想到由自己策划、负责,带着喜欢国际旅游的父母,深入革命老区等地方。他们要与当地学生开展互动,要与之共同分享学习资源。她也想到学习汪宏老师,将来支援偏远地区教学。

    在刘沚勤的作文下方,尚青竹给予的建议是“你想点亮的心愿,不必等到将来,从这一学期开始,老师将为你们与偏远地区小朋友开辟空间,等我给你们带来好消息噢!在此之前,请预备你们的首次分享计划,做好相关准备,惊喜随时到来!”

    看着这段话,汪宏知道:尚青竹已与家乡的小学联络,预备通过网络共享课程,尝试促动城市与乡村中小学生的对话与信息互通。他要让城市的孩子看到乡村发展的模样,要让乡村的孩子分享城市中前沿的科技与文化信息。

    汪宏正拿着学生的作文,对尚青竹感慨着,又听到何晓昊等学生带着腼腆、忐忑与勇气,喊着“报告”,进办公室交各组的演出方案。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