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香烟大亨(一)
重生港岛之沈门崛起
刀笔梨
印尼丁香烟业发韧于19世纪70年代,相传当时中爪哇古突士(Kudus)镇有一位居民叫哈吉贾马哈利因患哮喘病,百药治疗都无多大效果。每次发作,呼吸几乎窒息,十分痛苦。有一次,哈吉贾马哈利试用丁香油擦抹颈、胸部,自感有所缓解。后来,他试嚼丁香叶,效果更为显著。因此,他试图用丁香香料来制造治疗哮喘病的香烟。即将丁香研碎与烟叶混拌在一起,卷成香烟,点火抽起来后,感到有一种舒适感。后来,他的哮喘病竟然痊愈了。消息传出之后,丁香烟从此就在社会上流传起来。这虽然是一个传说,丁香烟未必有此神奇功效,但它说明丁香烟的产生在印尼社会广大民众中有一定的历史及群众需求基础。
经过上百年的发展演变,今天丁香烟已成为印尼各地,特别是爪哇、马都拉、苏拉威西及苏门答腊等岛屿居住的印尼民众最嗜好抽吸的大众化香烟。原始的丁香烟是用玉米皮(Kelobot))卷适当的丁香及烟叶配制而成的。由于点燃后,抽起来时发出“格列德”(Kretek)响声,因此,印尼公众即把此种丁香烟称为“Rokok Kretek”。20世纪后,逐步改用烟纸卷成,但直至21世纪仍存在少量用玉米皮卷制者。
直至20世纪末期,印尼丁香烟厂及企业大大小小有121家,总产量达到1371.8361亿支。这只是指已参加印尼香烟厂联合会(GabunganPerserikatan Pabrik Rokok Indonesia)的厂家生产量而言。还有少数小型烟厂可能没有参加该会,没有计算在内。这些工厂分布在印尼13个城市,烟厂职工达134万人,其中规模最大的丁香烟厂企业有4家。即盐仓集团(Gudang Garam),占全国销售量的35%,居第一位。针牌集团(Djarum)占28%,居第二位。奔都尔集团(Bentoel)占15居第三位。叁布纳集团(Sampoema)占5%,居第四位。这4家企业的丁香烟产量及销售量占全国总额的85%左右。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