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金属制品大王(一)
重生港岛之沈门崛起
刀笔梨
玛斯比安集团(Group Maspion),它是由印尼文“请你始终信任民族工业产品”(Mengalak Anda Selalu Percaya Industri Olahan Nasion-al)的每个词首个字母缩略而成,即“Maspion”;另一种说法是它由“金先锋”即Mas Pioneer两词组合而成,故又称金锋集团,该集团是由林学膳(Lin Shio Shan)创建的。
林学膳,印尼姓名阿林·胡新(Alim Husin),原籍华夏闽省福清县高山镇,于1922年4月21日出生。1940年3月离开家乡出国谋生。最初居住在印尼东爪哇泗水市。当过学徒、店员、职工10多年,1953年印尼供和国建国初期,他利用长期勤俭节约储蓄的一点资金,在泗水市的奔芝迪兰街(Jalan Pencidilan)创办了一家制作及经销简单家庭炊具及厨房用具的小型五金店,取名为爪哇金属店(Toko Logam Jawa)。创办之初,雇用8名工人做帮手,自己动手制作及维修简易的锌、铝炊餐具,如水壶、铁锅等等,适应广大平民百姓当时经济生活水平及家庭之用。生产逐步发展,工人有所增加,经营范围也日益扩展。从1953年到1963年的10年间,可说是林学膳企业艰苦创业及打基础时期。
1963年,林学膳把原商店及工场作坊,扩展为爪哇金属有限公司(PT Logam Jawa),职工也从数十人增加至150人,同时购置部分机床、机器进行半自动化的生产作业。主要生产制作家庭的一些厨房炊餐具等。1965年,随着业务的发展及扩大,林学膳决定将正在当地一所华侨中学学习的长子林文光(Lim Wen Kwang,印尼姓名阿林·玛尔库斯Alim Markus)辍学,到公司协助辅佐经营,先后参与公司会计、薄记及营销等工作,林文光当时是15岁。
在前世,1967年苏哈拖上台执政后,大力推动印尼实施开放改革及经济建设。随着印尼经济建设全方位的逐步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家庭各种生活用具的需求及品种质量的要求也与日俱增。因此,1971年,林学膳、林文光父子决定将爪哇金属公司易名为玛斯比安(即金锋)塑料与金属制造有限公司(PT Maspion Plastic &Metal Manufacturing)。主要生产制造各种塑胶及铝制家庭厨房及生活用具。如各种用途及型号的饭盒、暖瓶、水桶、口杯、垃圾桶等等。可说开拓了印尼生产制造塑料、铝制品及塑料日用品先河。1972年,又组建了英达尔铝品工业有限公司(PT Indal Alu-minium Industry),专门生产制造各种铝板、铝箔及铝丝等原材料产品。1977年组建了阿鲁明多轻金属工业有限公司(PT Alumindo Light Metal Industry),生产制造铝薄片等等的铝制产品,作为制造家庭餐具及建筑材料等原材料。这样,玛斯比安集团初步形成,共有4家企业。并且从单纯生产制造各种家庭厨房炊具及生活用品的下游工业企业,到建立了自己制造生产相关原料上游工业的企业集团。其所生产的铝薄板、铝箔等产品材料约35在本集团工厂企业作生产各种产品之用,其余则供应国内外其他公司或企业。从1963年至1980年,可说是玛斯比安集团形成时期,林学膳为其家族企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同年,林学膳退居二线,担任该企业集团董事长职务。长子林文光接任总经理,继续主持金锋集团的进一步经营与发展。
从1980年,林文光接班担任总经理至2000年的20年间,是玛斯比安集团发展的第三阶段,也是该集团向多元化扩展并取得重大发展的时期。林文光一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整顿、创新;另一方面,又积极加强集团厨餐具拳头、核心产品扩展的同时,向其它多元化产业发展。主要表现在下列诸方面: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